中共k1体育娱乐平台委员会文件
内师委发〔2020〕19号
★
中共k1体育娱乐平台委员会
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作用,全面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课程育人质量,全面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构建新时代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到所有专业全部课程,融入到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研究等所有资源全部要素,贯穿于教材选用、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所有环节全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促进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以专业教育全课程、教育教学全要素、教学管理全过程为主要抓手,以“课程思政”为主线,融通“思政课程”,推动“专业思政”,通过三年时间,学校立项建设60-7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6个示范教学团队,力争省级立项6-1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1-2个示范教学团队。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全课程思政建设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将立德树人作为制定培养方案、设置课程的主要依据。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深度挖掘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各门课程达成目标中强化育人导向,在所有课程、各个教学阶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在学校校级科研课题立项中将“课程思政”纳入“思政研究”专项,适当增加“思政研究”专项指标数,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素养和能力水平,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着力打造课程育人共同体,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学人人讲育人。
责任单位:教务处、科技与学科建设处、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二)大力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建设责任意识。强化课堂教学工作责任,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坚持依法依规,规范课堂教学管理,严肃课堂教学纪律,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根本要求。
加强课程教学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求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校、院两级领导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督导团队建设,健全学生评教制度,确保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有效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制度。学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教材选用进行政治把关,对引进教材选用负总责,确保选用教材价值导向正确。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优先在国家公布的目录中选用。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水平
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来建设。积极探索建设“思政课程”示范课程,推出一批发挥思政功能、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课程。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制定学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着重从实践教学、文化融入、网络教学资源、分层分类教学特点、学术支撑等五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做到与理论教学互相融合。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与省内高校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建设,培育网络示范课。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方式,逐步实行中班上课、专题报告与小班研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过提升科研能力推动课程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实施专题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增强师生教学互动。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努力形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学习,加大课外学习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与题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
(四)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计划
科学设计教育内容。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交流培训,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广泛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积极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系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交流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能力。
积极推进四川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川实践进课堂,开设2-5门通识选修课性质的“中国系列”“四川实践”课程。在学校每年的教学研究改革项目(课程建设类)申报指南中,有计划地立项建设不少于1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五)探索推进“专业思政”建设
增强专业负责人责任意识。修订《k1体育娱乐平台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专业在立德树人目标方面的新要求,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责任,主动承担起“专业思政”建设的责任,提高相关业务能力和水平。
以各级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计划”所在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为建设重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专业教育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不断开发专业与思政有机结合的优质教学资源,在“专业思政”建设方面开拓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学校的专业改革类、平台建设类项目的申报建设中,每年立项建设不少于2个“专业思政”示范专业和2个示范教学团队,支持相关专业、教师、课程进行“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建设。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六) 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职责
学校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注重统筹推进,细化落实任务,强化日常部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教学、科研、管理、教辅、后勤服务等所涉及的各部门都要在年度工作计划、安排、考核中落实立德树人责任,全面提高“三全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把落实立德树人纳入日常工作,进一步发挥好各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和教学组织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责任单位:宣传部、各二级学院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教学、科研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校领导担任,成员为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科技与学科建设处、计财处、评估处主要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各二级学院院长;“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宣传部,定期展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协调解决“课程思政”建设相关问题。加强调研和实践指导,大力支持党总书(直属支部)书记、院长和一线教师在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中的生动实践,把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成效真正转化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来。
(二)全面落实任务
“课程思政”建设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要积极扛起“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建设的责任,领导小组成员要发挥好组织推动作用。明确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列入学校党政、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人事处、科技与学科建设处、计财处、评估处和各二级学院年度工作要点(计划),制定具体建设方案,完善健全管理制度。
其中,宣传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充分利用、发挥好“课程思政”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传营造浓厚的加強“课程思政”建设氛围。将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改革情况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考核。
组织部要将各学院课程思政改革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
人事处要把课程思政的成效纳入绩效目标考核,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情况应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激励指标。
评估处要在专业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中确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相关指标,该项评估结论要发布给相关部门进行结果应用。
(三)强化统筹协调
组织成立k1体育娱乐平台“课程思政”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研究、工作推进指导和经验总结推广,指导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立足学校实际,以校级建设为基础,做到“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思政”工作全覆盖,切实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堂、优秀教师的选树和培育工作,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走向深处。
(四)强化条件保障
学校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对相关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师资培训、教学团队等提供建设、培训经费等,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保障。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注意总结推广
要注重总结凝练学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健全“三全育人”格局、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交流和推广。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转化为理论成果和相关制度,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整体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中共k1体育娱乐平台委员会
2020年2月24日
中共k1体育娱乐平台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2月2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