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银耳博物馆,了解银耳文化
◆ 完美收官,踏上返程
参观银耳博物馆,了解银耳文化
通江银耳不仅仅是陈河人的收入来源,更是一种能代表当地的独特文化标志,是历经百年的的深厚文化沉淀。7月17日早上8点整,雪耳志愿服务队的全体队员踏上了参观通江银耳博物馆之行,先后参观了新旧博物馆。
到达新馆后,首先看到的是一朵巨大的银耳,它就是新馆的主题建筑。在管理人员的带领和介绍下,我们先后参观了第一至第七展区,由“主馆”、“天地之灵”、“雾露之间”、“青杠林里”、“银耳人家”、“形象广场”六个部分组成。2014年10月17日银耳博物馆正式开放。占地4005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其3700余平方米的展厅,由“天赐”、“地孕”、“人文”、“和合”、“神效”、“乐享”、“品鉴”七大展区及3D数字影院组成。随后队员们来到旧馆,与新馆不同。旧馆是一座四合院似的建筑。踏门而入,传来的是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与文化的厚重感。馆内按 “历史沿革”、“生产工艺”、“名特产品”、“银耳文化”设四个分馆,全面介绍了通江银耳从自然生长到人工栽培、到现代化生产的历史及其发展轨迹,生动展现了通江银耳的传统生产流程、独特生长环境和生产工艺。构建了通江独特的银耳文化,丰富了“中国银耳之乡”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江银耳博物馆,位于高明新区核心区域,集生产,学习,研究,市场,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必将促进通江银耳的市场推广,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保护和研发,拉动高明新区的经济发展。
完美收官,踏上返程
白驹过隙,历时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就完美结束了。7月18日,队内成员踏上了返乡之路。
早上6点,队员们早早的就起来了。由于队员们来自不同地方。按照回家的线路,队员们分了三批。本地市内的一批,遂宁和资阳各一批。队员们从乡下小路走到公路上,边走边拦车。到达镇上,然后再到达县城。三路人就此分道扬镳,按照各自的既定路线各自回家了。
这一路我们心悦磅礴,充满期待。在过程中我们有快乐,有苦累,也有伤心。 尽管再苦再累,队员们没有一个抱怨过,也没有一点不和谐的声音。“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这句话对于我们来讲是不贴切的,当初我们轻装简发,满怀激情来到陈河,而今走的时候我们带着这一周的成果,怀着对通江银耳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悄悄的多了一种不舍。
夕阳虽美,却短暂.可我依旧爱看夕阳,因为,夕阳中,有你们的笑颜!通江再见!雪耳志愿服务队,依然前进在路上。